生命分析化学实验室始终贯彻“联合、开放、流动”的方针,重视并广泛开展国内外的合作与交流。2011年以来,先后选派本室研究人员张成孝教授(美国,半年)、金燕教授(美国1年)、段新瑞教授(美国2年)、漆红兰副教授(美国1年)、 刘伟副教授(美国1年半)、郭志慧副教授(美国1年)、杜建修副教授(美国1年)、张静副教授(美国1年)、岳宣峰副教授(加拿大,1年)赴美国、加拿大等知名大学进行合作研究,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研究关系。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 Chenzhong Li博士与张成孝教授合作申请了2013年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多层面纳米材料毒性评价新方法的研究”,签定了协议书。
实验室还积极开展多项学术交流活动,三年来邀请了50多位位国内外著名的专家来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其中包括加拿大温哥华市Simon Fraser University化学系于化忠教授,国际微流控领域著名专家、日本名古屋大学(Nagoya University)马场嘉信(Yoshinobu Baba)教授,美国波士顿大学Lawrence T. Scott教授,英国华威大学Patrick R. Unwin教授,英国利物浦大学化学系高级研究员John Edward Warren博士,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化学院赵川博士,美国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刘重阳研究员,加拿大萨斯卡川大学工程学院院长Dalai, Ajay K.教授,加拿大光源中心胡永峰研究员,美国华盛顿大学Norman J. Dovichi教授,加拿大阿尔伯塔 (Alberta)大学医学院病理和实验医学系乐晓春教授、Xing-Fang Li教授,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化学系Gary J. Blanchard教授,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医学院薛少安博士,美国佛罗里达中央大学Kevin D. Belfield教授,美国Georgetown 大学化学系Richard G. Weiss教授,美国新奥尔良大学化学系Zeev Rosenzweig教授,爱尔兰Limerick大学Julian R.H. Ross教授,美国奥克兰大学曾向群教授,日本关西大学石川满教授,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化学系、国际主流刊物JACS副主编William D. Jones教授等。
实验室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三年来有50余人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其中大会报告和口头报告合计30人次。其中国际会议方面,张成孝教授参加了中美、中加、中韩双边会议,并做了邀请报告。李正平教授参加了The 7th International Forum on the Post-Genome Technologies and China-Japan-Korea Summit on Natural Products和Workshop for “DNA Nanotechnology: From structures to functions”国际会议,并做了大会报告;张志琪教授参加了3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Phase Separations and Related Techniques;高强教授参加了第十三届国际电分析化学会议;金燕教授参加了2012年第五届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分析与纳米技术国际会议,并作了口头报告。
国内会议方面,章竹君教授参加了第十届全国发光分析学术研讨会、第十一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并作了特邀报告;张成孝教授参加了生命科学中的分析技术:机遇与挑战学术研讨会、第十一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第十四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及展览会、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发光分析学术研讨会、中国分析化学优秀中青年学术会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分析化学学科)、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并作了邀请报告;李正平教授、吕家根教授、李保新教授、郑兴望教授、金燕教授参加了第十届全国发光分析学术研讨会,并作了分会邀请报告;张志琪教授、李正平教授、吕家根教授、李保新教授参加了第十一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并作了邀请报告;李保新教授参加了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化学课程结构与教学研讨会并作了邀请报告;漆红兰副教授参加了第十四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及展览会、唐艳丽副教授参加了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并作了口头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