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13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名单,我院教师刘静入选该次支持计划。这是我院第10位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教师。
刘静副教授2002年7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2008年12月于陕西师范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其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201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主要从事基于超分子化学的敏感材料和敏感界面的搭建及其传感应用等研究工作。以镧系金属配合物为核心功能结构,设计合成结构可调,性能可控的两亲性镧系金属配合物,利用DLS,SEM,TEM,SAXS等技术研究所得化合物的自组装性能及组装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镧系金属特殊的光物理性质实现对生物阴离子的高效识别,为新型传感平台搭建奠定实验基础。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陕西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和面上项目各1项;在SCI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是教育部设立的专项人才支持计划,支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开展教学改革,围绕国家重大科技和工程问题、哲学社会科学问题和国际科学与技术前沿进行创新研究。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青年学术带头人队伍建设,加速培养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大力增强高等学校原始性创新能力,持续提升高等学校的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近年来,我院高度重视科研队伍建设,大力培养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推行了一系列措施支持科研工作,加强了对优秀青年人才的扶持力度。通过建立科研团队推动学科内不同领域融合,使学院科研工作摆脱了单打独斗的局面;通过树立团队学术带头人,使青年科研工作者在前辈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科研思维,扩展学术眼界,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采取多管齐下的举措刺激学院科研工作,目前已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